中国能源设备更新升级:迈向绿色低碳新时代
元描述: 中国发布《能源重点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全面推动能源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文章深入解读方案内容,分析其对能源行业的影响,并探讨未来发展趋势。
引言:
能源是现代社会运行的基石,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经济社会进步。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能源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严重等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中国政府发布了《能源重点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旨在通过推动能源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建设更加清洁、高效、安全的能源体系,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本文将深入解读该方案,分析其对能源行业的影响,并探讨未来发展趋势。
推动能源设备更新:核心战略,多重意义
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能源转型,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发展清洁低碳能源。此次发布的《能源重点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是进一步深化能源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具有重大意义。
1. 优化能源结构,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能源设备更新要以“三改联动”为抓手,即节能改造、供热改造和灵活性改造。通过推动火电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降低煤电机组能耗,提升机组灵活调节能力,有效减少燃煤发电对环境的影响。同时,方案还鼓励发展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并支持水电设备更新改造,提高其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2. 提升能源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能源效率是能源安全的重要指标。此次方案提出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例如,推动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技术示范应用,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碳排放。
3. 增强能源安全,保障能源供应
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方案提出,要加强电网建设,提升配电网承载力,满足分布式新能源和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需求。此外,还要推动柔性直流输电、交直流混联电网等先进技术研发和应用,进一步提升电网安全性和稳定性。
4. 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发展
能源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将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提升能源装备制造水平,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例如,方案鼓励发展风电循环利用产业链体系,培育和壮大风电产业循环利用新业态,推动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深入解读:七大重点任务,多领域协同
《实施方案》提出了七大重点任务,涉及火电、输配电、风电、光伏、水电、清洁取暖等多个领域,旨在全面提升能源效率,降低碳排放,构建更加清洁、高效、安全的能源体系。
1. 火电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1.1. “三改联动”推动火电低碳化发展
方案强调要持续推动节能改造、供热改造和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进一步降低煤电机组能耗,提升机组灵活调节能力。通过“三改联动”,不仅可以提高火电厂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还可以为电力系统提供更加灵活的调节能力,更好地适应新能源发展和电力市场改革的需求。
1.2. 淘汰落后产能,优化机组结构
方案提出,要淘汰关停一批落后煤电机组,将一批符合条件的关停机组转为应急备用电源。此外,还要因地制宜对位于城市建成区存在“退城进郊”异地搬迁需求的煤电机组适当放宽淘汰关停的服役要求。通过淘汰落后产能,优化机组结构,可以降低火电行业整体能耗和碳排放,促进火电行业向更加清洁、高效的方向发展。
1.3. 加快智能化升级,建设智慧电厂
方案强调要加快火电数字化设计建造和智能化升级,建设智能感知、智能诊断、智能控制、智慧运行的智能电厂。通过智能化升级,可以提高火电厂运行效率和安全水平,降低运营成本,为实现电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提供基础。
2. 输配电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2.1. 提升电网安全运行能力
方案鼓励开展老旧变电站和输电线路整体改造,加快更新运行年限较长、不满足运行要求的变压器、高压开关、无功补偿、保护测控等设备,提高电网运行安全能力。通过更新老旧设备,可以有效提高电网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为保障能源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2.2. 加强电网防灾抗灾能力
方案重点推动高海拔、高地震烈度、重覆冰、高寒地区、台风频发区、内涝频发区、山火频发区输变电设备改造更新,提升电网设备防灾抗灾能力。通过加强电网防灾抗灾能力建设,可以有效降低自然灾害对能源供应的影响,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2.3. 提升配电网承载力,满足新能源发展需求
方案提出要适度超前建设配电网,提升配电网承载力,满足分布式新能源和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通过提升配电网承载力,可以更好地接纳新能源发电,促进新能源消纳,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提供基础。
3. 风电设备更新和循环利用
3.1. 推动风电设备升级改造,提升发电效率
方案鼓励并网运行超过 15 年或单台机组容量小于 1.5 兆瓦的风电场开展改造升级。方案鼓励单机容量大、技术先进的行业主流机型替代原有小容量风电机组,支持绿色低碳材料、新型高塔技术、节地型技术、高效率及智能化风电机组应用,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发电量,提升设备设施修旧利废水平,实现风能、土地和电网资源提质增效。通过风电设备升级改造,可以提高风电发电效率,降低发电成本,促进风电产业健康发展。
3.2. 建立风电循环利用产业链体系,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方案鼓励发电企业、设备制造企业、科研机构开展新技术、新标准和新场景研究,建立健全风电循环利用产业链体系,培育和壮大风电产业循环利用新业态。通过建立风电循环利用产业链体系,可以有效提高风电设备回收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推动风电产业可持续发展。
4. 光伏设备更新和循环利用
4.1. 提升光伏电站发电效率和系统支撑能力
方案支持光伏电站构网型改造,通过电力电子技术、数字化技术、智慧化技术综合提升电站发电效率和系统支撑能力。通过光伏电站构网型改造,可以有效提高光伏电站发电效率,降低发电成本,提高光伏电站的系统支撑能力,更好地融入电力系统。
4.2. 提高光伏发电系统单位面积能量密度和土地使用效率
方案鼓励通过高效光伏组件、逆变器等关键发电设备更新,合理优化光伏电站开发建设布局和规模,提升光伏发电系统单位面积能量密度和光伏电站土地使用效率,提高光伏电站发电能力。通过提高光伏发电系统单位面积能量密度和土地使用效率,可以有效降低光伏发电的土地占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
4.3. 推动光伏组件回收处理与再利用技术发展
方案推进光伏组件回收处理与再利用技术发展,支持基于物理法和化学法的光伏组件低成本绿色拆解、高价值组分高效环保分离技术和成套装备研发。通过推动光伏组件回收处理与再利用技术发展,可以有效降低光伏组件的废弃量,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
5. 水电设备更新改造
5.1. 提升水轮发电机组灵活性,适应新型电力系统需求
方案研究提升水轮发电机组灵活性、宽负荷运行能力,开展水电资源潜力挖掘,提升老旧机组运行效率,增加机组稳定运行能力,更好适应新型电力系统运行需要。通过提升水轮发电机组灵活性,可以提高水电的调节能力,更好地适应新能源发展和电力市场改革的需求。
5.2. 推动流域水电集控建设,开展智慧水电相关技术研究
方案推动流域水电集控建设,开展智慧水电相关技术研究,逐步推动设备及产品智慧运营。通过推动流域水电集控建设,可以提高水电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水平,降低运营成本,为实现电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提供基础。
6. 清洁取暖设备更新改造
6.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清洁取暖设备推广应用
方案鼓励北方地区各省份结合清洁取暖设备运行情况,将清洁取暖设备纳入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加大地方财政、金融等政策支持力度。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可以有效促进清洁取暖设备的推广应用,改善空气质量,推动能源消费结构转型。
7. 标准提升促进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7.1. 完善标准体系,提高能源设备效率和可靠性
方案统筹推进燃煤发电机组能耗限额、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等标准修订,推动建设节能环保、灵活高效的新一代煤电机组。加快车网互动、大功率充电等方向的技术标准制定与应用,加大低效、失效充电桩淘汰与更新改造力度,促进产业提质升级。建立健全充电基础设施、新型储能、氢能、电力装备等领域标准体系,加强能源行业标准供给和升级,提高设备效率和可靠性。通过完善标准体系,可以有效提高能源设备的效率和可靠性,促进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加大政策支持,破解发展瓶颈
为了切实推动能源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工作顺利实施,《实施方案》提出了三方面的保障措施:
1. 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力度
方案提出要加大能源重点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资金支持力度,强化银企对接,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支持,用好再贷款、财政贴息等支持政策,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通过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力度,可以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为能源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工作提供资金保障。
2. 加强要素保障
方案鼓励地方加强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要素资源保障,将技术改造项目涉及用地、用能等纳入优先保障范围,对不新增土地、以设备更新为主的技术改造项目,简化前期审批手续。通过加强要素保障,可以有效解决企业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土地、能源等要素瓶颈问题,为能源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工作提供保障。
3. 强化创新支撑
方案聚焦重大技术装备“卡脖子”难题,积极开展重大技术装备科技攻关。完善“揭榜挂帅”“赛马”和能源领域首台(套)示范应用等机制,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应用。积极利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科技专项支持能源重点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通过强化创新支撑,可以有效提升能源设备技术水平,为能源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工作提供技术保障。
未来展望:绿色低碳发展,引领能源变革
《能源重点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实施方案》的发布,标志着中国能源转型进入新的阶段,将对能源行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未来,随着能源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不断推进,中国能源行业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1. 清洁低碳能源占比持续提升,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随着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设备的更新和技术改造,清洁能源发电占比将持续提高,为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2. 能源效率不断提高,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能源消耗将得到有效控制,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3. 能源装备制造水平不断提升,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随着能源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不断推进,能源装备制造水平将不断提升,推动能源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4. 能源技术创新持续活跃,引领能源变革
能源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将推动能源技术创新,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引领能源变革,为实现能源强国目标提供坚实保障。
常见问题解答
Q1: 能源设备更新改造对企业有什么影响?
A1: 能源设备更新改造将为企业带来一系列积极影响,例如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竞争力,增强市场竞争优势,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等。
Q2: 能源设备更新改造对个人有什么影响?
A2: 能源设备更新改造将为个人带来更清洁、更安全、更便捷的生活环境,例如使用清洁能源供暖,享受更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使用更智能的能源设备等。
Q3: 能源设备更新改造如何促进经济发展?
A3: 能源设备更新改造将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拉动经济增长。
Q4: 能源设备更新改造如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A4: 能源设备更新改造将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Q5: 能源设备更新改造面临哪些挑战?
A5: 能源设备更新改造面临着资金投入大、技术门槛高、政策协调难等挑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推进。
Q6: 如何看待能源设备更新改造的未来发展?
A6: 随着科技进步和政策支持,能源设备更新改造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实现能源强国目标提供坚实保障。
结论:
中国发布的《能源重点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是能源转型的重要举措,将推动能源行业朝着更加清洁、高效、安全的未来发展。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要素保障,强化创新支撑,中国将加速能源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步伐,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引领能源变革,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坚实保障。
